“碳中和”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回归价值创造本源

“碳中和”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回归价值创造本源

  • 发布时间:2021/07/22

当前全球正处于向低碳及零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正如过去十年数字化生活的浪潮深度颠覆世界传统格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碳中和”所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革、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创新,而意味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甚至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双碳承诺,借此反推我国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和跨越,是一着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先手妙棋。

数字化和低碳化将是这一转型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的两大根本性驱动力量;而私募股权投资将在这种绿色发展模式转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应会成为”碳中和”长期资本投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碳中和”是一条时间跨度达40年的长坡赛道,所需投资体量尤其是长期资本投入巨大。此前易纲行长曾预测,2030年前中国“碳达峰”需要每年投资2.2万亿元,2030-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这意味着,实现““碳中和””目标,总共需要139万亿元投资,占每年GDP比重超过2%,而且大部分要投入新能源、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碳中和”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转型等长时间维度的投资主题。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或者信贷、债券等间接融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而长期耐心的私募股权资金能够成为资金来源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碳中和”赛道也有利于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金融和实业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过去一个时期金融行业,包括私募股权行业出现了自拉自唱、推高估值泡沫,甚至是脱离实体经济现实需要的金融空转现象。”碳中和”赛道,无论是电力系统清洁化转型,还是非电力系统的电气化、抑或是工商业通过智能化提效节能,我们看到的是传统制造业新的增长极,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等新的制造产业形成规模,以及工业智能、物联网等带来的数字经济由2C到2B的升级。这些,为股权投资行业提供了重视科技制造领域、紧密结合实体经济、回归投资本源的动力和机遇。

具体到”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重点看好以下的投资主题与机会:

一是传统制造领域的低碳化产品布局。在过去围绕中国城镇化发展进行投资布局时,弘毅投资在玻璃、玻纤等建材领域投资了中国玻璃、中国巨石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电力系统的“风光化”转型,使光伏玻璃、风电玻纤、光缆加强芯玻纤等低碳新材料正在逐步成为这些企业支柱产品,也形成私募股权结构再一次与企业合作、投资布局新的增长点的机会。

二是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升级,全面转向低碳技术路线的机会。弘毅作为并购重组出身的投资机构,在关注新技术、新趋势的同时,同样重视传统产业的存量变革与创新。我们认为,创新带来的增量固然重要,但如果目前仍占据中国经济绝大份额的存量不能实现转型升级,就无法真正实现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过去一段,弘毅设立的连锁餐饮专业化投资运营平台——百福控股,在最为传统的中式快餐连锁领域,通过中央工厂、共享冷链物流、数字化赋能等手段帮助十数个餐饮品牌降能增效,实现企业价值的指数级增长。

弘毅多年牵手、多次投资的中联重科旗下的中联农机,在历来是能耗大户的农业机械领域,引入美国硅谷顶级的人工智能团队,探索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农机,让农机拥有视觉感知和深度学习能力,推出人工智能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水稻抛秧机、谷物烘干机、系列秸秆打捆机等十几款行业领先产品,在提质增效、降劳减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40%、碳排放减少50%以上,成为一个运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低碳转型的经典案例。

三是市场端碳交易系统触发的广阔空间。碳交易与碳登记结算、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排放监测核查等碳交易市场系统建设,是”碳中和”的有效路径之一。根据国际组织ICAP报告:截至2020年末,正在运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有21个,覆盖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18%,覆盖的GDP占全球的42%,人口占全球1/6。研究机构预测:2021 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有望达到 2.5 亿吨,到碳达峰 2030 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 1000 亿元。1000亿的市场虽然规模有限,但碳排放指标的市场化竞价和全球价格趋同,会在不远的未来极大地放大这个市场的整体规模,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个市场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衍生投资标的会是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空间。而金融工具和投资市场的形成和活跃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过去二十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走过了一条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单一到多元、形式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很多行业领先机构都已突破单一基金产品类别的束缚。弘毅投资作为一家以私募股权起步的投资管理机构,也一直都在探索相关多元化的业务扩充之路,形成了覆盖风险创投、私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境内外二级市场投资的业务图谱。碳交易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形成和繁荣,使弘毅投资这样的机构可以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私募+公募、境内+境外”的综合绿色金融手段,更好地赋能企业成长,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从2010年起,弘毅投资紧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发挥股权投资基金长期耐心、创造价值的特性,在环保、清洁能源、能源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布局,投资了上海环境、盈峰环境、首创热力、新奥股份等一批优秀企业。随着“双碳”场景的展开,我们的最新实践是联合在京津冀节能环保方面负有重要职责的天津城投集团,设立聚焦于绿色低碳投资领域的津弘基金,重点布局清洁能源、电气化、工商业节能、智能化装备与服务环保等领域。我们相信,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作为一家有经验、有积累的投资机构,通过整合资源、深耕细作、长期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所长,支持中国经济实现低碳、环保、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 曹永刚

(来源:财经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联系我们删除。